而互聯網領域的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在兩會上提出了自己的諸多建議。
據悉,馬化騰在《關于系統推進 "數實融合"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的建議》中提出包括六方面的建議,內容涉及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產業互聯網、粵港澳大灣區、碳中和及生態環保等諸多領域。1、系統推進“數實融合” 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作為來自數字科技產業的代表,馬化騰建議稱,當下“數實融合”正處于系統化、全方位融合的關鍵時期。 技術層面:隨著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的不斷革新,人機交互界面正在迭代,孕育著新一代互聯網的發展,同時數字技術的工具化趨勢日趨顯著,并加速與傳統產業前沿技術融合創新; 產業層面:數字科技企業正成為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得力助手,讓實體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壯大、更有韌性,傳統產業被數字化帶動激活,涌現出大量新型平臺和業態; 社會層面:中國“數字戰疫”彰顯了數字中國建設的卓越成就,以“數字廣東”為代表的治理現代化與數字化公共服務模式不斷涌現,為數字技術創造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廣闊的產業機會。 同時,當前“數實融合”面臨一些問題:比如技術應用與不同行業需求的適配性不強;不同數字工具間難以打通、互操作性弱等,以及個別民生類數字應用建設效果不及預期,“僵尸APP”現象時有出現等。 此外,隨著“元宇宙”、NFT(非同質化代幣)、Web3等新概念的興起,局部領域出現投機炒作、避實就虛的現象,帶來金融、技術和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新風險隱患。 馬化騰建議提出,應以“技術—產業—社會”三位一體的系統性思維破解難題,合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效提升國家競爭力。 具體建議包括: 01引導數字科技企業面向核心產業和重點領域進行研發,增加數字化轉型的技術供給; 02發揮技術標準的統領作用,推進數字化轉型技術標準制定,促進工具間集成打通,降低傳統企業使用門檻和成本; 03提高對“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升級支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統籌安全與發展,前瞻研究新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技術與治理規則,探索數字化與低碳化協同發展的中國方案; 04引導技術、資金等資源要素真正流向實體領域; 05總結推廣公共服務數字化建設的先進經驗,持續增加對偏遠地區、特殊群體的公共服務數字化供給,讓全民共享“數實融合”成果等。 2、派單機制精準匹配社會應急需求 作為互聯網科技企業代表,馬化騰也將眼光關注到了社會應急網絡建設,他建議利用數字技術助力社會應急網絡建設。 在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和山西洪澇災害中,互聯網科技企業通過公益平臺、多人協作在線文檔、電商平臺等數字化產品和技術,在資金籌措、求助信息對接、屬地化志愿者、物資調配等多個方面初步發揮了聯動效應,凸顯出利用數字支撐能力構建政府引領、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應急網絡的必要性。 馬化騰建議,可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安全宣傳教育方式,提高公眾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打造政府主導下的社會應急開放平臺,將預警信息、應急科普與救援服務有效連接。 他還建議,加強社會應急能力建設與基層治理的融合,探索提高數字化連接能力,將社區志愿者、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快遞員等數量龐大的屬地化群體,納入社會應急志愿者組織體系,通過派單機制將需求和供給精準匹配。 類似于AI技術、網絡技術進入城市治理、公共安全領域,用互聯網思維的派單機制去靈活串起志愿者、網約車、快遞員群體資源解決社會應急防范問題,是一次互聯網思維的全新跨界。 3、社區與家居,騰訊的全面跨界 在這之前,馬化騰也提出過" 加快發展產業互聯網,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的方針,與“數實融合”類似,針對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同時,對C端市場,騰訊也一直在積極布局,例如以互聯網思維切入智慧社區市場。 2020年7月15日,騰訊政務戰略發布會在深圳舉行。結合公司戰略,“騰訊海納”升級為“騰訊云未來社區”,打造公域和私域流量匯聚地,構建運營生態,在政府的社區治理、地產行業的物業服務數字化、商業運營等方向深挖場景。 騰訊還發布了“十百千萬”計劃(即甄選“十”個城市打造智慧社區標桿,招募超過“百”個合作伙伴,普惠“千萬”戶家庭共享未來社區的便利),以及標準化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海納付費標準SaaS。 同時,伴隨智能家居等新興起的市場趨勢,家用智能視覺產品進一步延展,智慧視覺產品正在更多地與其他家用設備融合,為家庭提供更多交互服務,在更多方面拓展應用和服務。 為此騰訊云還在2021年12月26舉辦了騰訊云IPC行業技術創新與發展趨勢私享會,與安防產業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討在多元化背景下安防產業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為產品創新注入新動力,并公布了其智能終端業務中心全場景解決方案。